无障碍浏览

  • 1
  • 2
高级搜索

暑期出游,当心登革热“叮”上你!

来源:传防所 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7-31

近期,我市已发现多例境外输入的登革热病例,2025年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依然严峻,我国周边的马来西亚、泰国、新加坡、柬埔寨等国家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升高。每年5~11月是登革热流行季,7~9月是流行高峰。若发热患者未及时告知旅行史,可能延误诊治并引发本地传播。

1.png

一、什么是登革热?

1.疾病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,经伊蚊(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)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,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。发病后通常出现发热、全身疼痛、皮疹等症状,目前国内无疫苗和特效药物,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。

2.流行特征

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,流行范围和发病人数呈不断扩大和上升趋势。拉丁美洲、西太平洋、东南亚、东地中海等地区,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。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广泛,近年来由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登革热本地疫情时有发生,如广东、云南、广西等多个省份曾多次发生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。夏秋季高发,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,以青壮年为主。

3.临床表现

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,临床表现复杂多样,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、全身疼痛、皮疹、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,病程可分为急性发热期、极期和恢复期。多数病例病情较轻,仅有发热期和恢复期表现,少数病例可发展为重症登革热,表现为严重出血、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。

二、出游/居家,防蚊是关键!

1.计划外出旅行时,应提前查询目的地登革热疫情状况,如非必要,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。

2.出发前建议准备好宽松透气的浅色长袖衣裤,并备足含有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蚊虫驱避剂。

2.png

3.旅途中着重防蚊:使用蚊虫驱避剂、蚊帐等防护用品;避免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蚊虫易聚集处长时间停留;及时清除室内外各类积水容器,杜绝蚊虫孳生;若在野外草地、丛林等区域活动时,应穿着长袖衣裤,并喷洒/涂抹蚊虫驱避剂,全面防范蚊虫叮咬。

3.png

4.旅行结束后的14天内,若出现发热、皮疹、肌肉或骨骼疼痛等症状,应立即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。

4.png